法律热线:
文章详细

合同履行过程中致对方死亡,合同是否继续生效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7日 永城民事律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如果双方签订了合同,那么合同双方就要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那份义务,不能够随意的终止合同。但是如果发生了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意外事件合同履行过程中致对方死亡,合同是否继续生效,针对这个比较特殊的问题,大律师网小编收集了相关资料,让我们通过下文做个简单的了解。

一、我国法律对于合同一方当事人死亡后合同效力问题并未作出明确规定

我国《合同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情形有7种,即:

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

合同解除;

债务相互抵销;

债务人依法将债务提存;

债权人免除债务;

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一方当事人死亡,显然不属于上述至的情形,而当事人如果不在合同中约定一方当事人死亡后合同效力终止或者不将一方当事人死亡约定为对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条件并且行使合同解除权的话,似乎合同权利义务还继续存在。

然而,《合同法》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这条法律确定的原则,即“合同相对性原则”。即合同只在当事人之间有法律约束力,对第三人没有约束力。合同的效力范围仅限于合同当事人之间,第三人不能主张合同上的权利,也不能承担合同上的义务。而一旦当事人死亡,显然法律是无法对死人有约束力的。按照这个逻辑来说,似乎合同的权利义务就应该自然终止,也就是说合同效力终止了。

二、一方当事人死亡后,合同是否继续有效,应当区别对待。

1、从维护交易便利和保障交易安全的角度来讲,对于纯属财产性质的合同,一方当事人死亡的,不应影响合同的效力。因为,虽然合同相对性原则是合同法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但尽如一个比较有名的谚语所说,没有不存在例外的规则,合同相对性原则也是有例外的。当代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为了符合交易便利和交易安全,衡平当事人与第三人之间,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多数都在坚持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基础上作了一些突破性的规定。我国也同样如此,比如,《合同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的关于第三人受益合同;第七十三条规定的代位权;第七十四条规定的撤销权;第二百二十九条规定的买卖不破租赁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合同相对性原则。应当说,这些突破性的规定体现了我国立法从个体本位向社会本位法律思想的转变。《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的买卖不破租赁,财产的权属变更不应影响成立在先的租赁一样。至于说如何履行,根据《继承法》第三十三条之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如果法定继承人不放弃继承财产,则应该继续履行租赁合同中出租方的义务。

2、关于具有人身依附性的合同,一方当事人死亡的,合同效力自然终止。因为这类合同的签订,一般都是一方当事人基于对另一方当事人本人具有的经验、能力,甚至是个人品格方面的胜任才与之签订相应的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该当事人死亡,合同权利义务仍不终止的话,则有违另一方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真实意愿了,这显然与我国《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的自愿原则有冲突。另外,根据《合同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之精神,含有人身依附的合同属于根据合同性质不可转让之合同。同理,其继承人也不应继承该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因此,此类合同的权利义务应该随着合同主体的死亡而自然终止。

综上所述,如果双方签署合同并且合同生效后,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导致对方死亡这种情况下,合同是否会继续生效是分为不同的情况的,比如纯财产性质合同,如买卖合同,在这种情况下是可以继续履行的。但是涉及到人身关系的,如果一方死亡,那么合同就应该随之失去效力。如果你对上述的内容还不明白,欢迎进行法律咨询。



All Right Reserved 永城民事律师
Copyright @2013-2013 版权所有

网站支持: 大律师网
友情链接